“限行”是公权对私权的侵犯!

发布日期:2019-05-13

限制是一种公权暴力,是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是违反《物权法》的行为。如果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总是如入无人之境,它就会渐成习惯,就会肆无忌惮。长此以往,依法行政就只能是渐行渐远。


如今,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大,很多地区开始限行,很多货车车主对此表示出强烈不满。


问题来了:限行真的合法吗?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该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据《物权法》,


“合法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物权法的出台,被认为是在公民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是限制公权、保护私权的重要举措。



对照物权法,限行政策合法吗?


老百姓购买汽车,有的是为了解决上班路途过远的通勤困难,有的是为了解决接送孩子等实际问题,还有不少是为了拓展生活半径、享受便捷出行。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购买资金、渠道以及使用方式合法,公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处置自己的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限行,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部分限制。且不论这种限制是否提供了相应补偿,单就这种限制本身而言,就是一种公权暴力,是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是违反物权法的行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限行与限购是有本质不同的。后者只是限制你拥有,你无可奈何,但至少没有财产损失,但限行则是让你拥有却不让你用,你无可奈何的同时,你的资产则在白白地承受折旧损失。


有人会说,车主有车主的权利,没车一族也有享受便捷交通和清新空气的权利。其实,不管有车没车,都有享受便捷交通和清新空气的意愿和权利。


正是这样的原因,让限行政策似乎有了一个可以拿上台面的理由,也似乎站上了道义的高度。这很容易让关于权利的讨论陷入模糊境地。


事实上,限行政策,是用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理由,作为剥夺权利的借口。如果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总是如入无人之境,它就会渐成习惯,就会肆无忌惮。长此以往,依法行政就只能是渐行渐远。


所以,在限行问题上,有车与没车群体之间的争执,不是问题的实质和主流。公权与私权的博弈,合法权利的刚性维护,才应该成为讨论的重点。


当人们还在争论限行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讨论这项政策本身是否具备法治起点和程序正义。


如果这两点都不具备,那么,不论结果如何都有违法治精神。它也许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雾霾,同时也会在法治空间播撒新的雾霾。所以,限行,请深思,当慎行!





鹰智物流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文整理发布于互联网,并不代表“鹰智物流网”(http://www.yingzhi56.com/)观点,如有疑问,请联系鹰智物流网删除,更多有关发货技巧知识、骗术揭秘、物流信息资讯等,欢迎搜索关注“鹰智物流网”(yingzhi5656)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拨打平台免费电话咨询 400-039-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