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
  • ios版App
  • Android版APP
分站: 潍坊 淄博 青岛 济南 临沂 杭州 金华 无锡 南京 武汉 上海 广州 长沙 成都 南昌 合肥 天津 西安 芜湖 苏州 北京 郑州 石家庄 厦门 哈尔滨 长春

物流装备行业如何快速发展

智能制造需要合理的智能物流体系

众所周知,制造的对象是物料或者产品,而物料在供应链体系中是动态的,受到多要素控制和影响,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最大的特点是“物料会说话”。

什么是合理的智能物流体系?真正能够契合企业智能化战略发展路径和要求的智能物流体系,并且能够有效达成、产生期望的效益,就可以认为是合理的。于是,在物料流动中,物料“是否说话”?是否“说得上话”?“说的话”是否有效?智能物流设施对于其语言是否有效响应?当产生了过程差异的时候,关联物流设备是否能够自组织、自管理、自反馈?这些就成为物流系统是否智能化的重要特征。

随着各个行业智能制造的试点与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景象,尤其是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乳品行业、家电行业、电子行业、家居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等领域,典型案例层出不穷;如一汽大众、伊利、海尔、美的、三一重工、富士康、索菲亚、海康威视、红领西服等等,均有很好的探索。且不说这些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有效性怎么样,关于物流设备如何进场、应用,是供应商和客户都非常关注的。

笔者听到不少客户都抱怨过:“物流仓储设施供应商不专业,不了解我们的需求,只想卖产品!” 、“设备调试花了5个月的时间,还连不起来”、“立体库运行速度无法满足生产流量的要求”、“售后维护服务反应太慢,害得我们经常停产”……

而另一方面,物流设备供应商也有自己的苦衷:“这家客户只想降价,通过招投标挑动价格战”、“这家客户很不专业,不相信我们的方案可以搞定”、“这家客户尾款收不回来”、“这家客户连简单的设备运营维护都不行,大小事件都要我们赶过去,累死了”……

以上问题的存在,无法简单判断是哪一方的过错,但显示出当前制造业物流体系的合理性存在严重缺陷。

当物流设备提供方不了解客户要求时,可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是“不合理的”;当物流设备调试时间太长,立体库处理能力无法满足要求,客户无法理解和掌握智能物流设施的运作模式,智能物流系统BUG很多,也就是“不合理的”。

智能物流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智能物流体系才能够将供应链上所有的制造元素动态地联系起来,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供物料基础。智能仓储设施之于物流,犹如智能制造设施之于生产,不可或缺。

仓储设施配置需要回归制造业物流的本质

制造业物流的本质在于“流动”。

如何流动?当然是“能说话的”物料标签(条码或者RFID标签),通过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平台),在预定的时间通过合理的方式(物流设施)将适当数量和包装的物料送到合适的作业点,以满足智能制造的要求。

为此,在配置物流设施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针对所有的物料需要进行流动性分析,并且进行库存周转率的详细分类,所设计和配置的物流设施需要保证相应物料的可流动性。

其次,物流动线分析,制造业内的物料流动应符合其工艺要求和生产计划要求,外购物料如何进场?自制件如何存储与配送上线?成品物流如何打包和下线,输送到成品立体库存储?这些都需要精准核算时间和节拍,并需要有信息系统来支撑。

最后,智能仓储物流设施必须保证物料流动性,并且对于上下游的衔接是合理有效的。

关于物料如何流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流动方式,这需要遵守物料的流动规律,而不是我们的“预设”。

比如,该叉车搬运就用叉车;该牵引车搬运就用牵引车;该连续输送就用输送机。当然搬运的前提,必须要确定所有不同物料的包装模式,才能够保证确认物料流动的时间、频率、数量、标签方式、存储、搬运、运输、配送方式(专业人士称之为PFEP)

再如电子产品(手机、电视、遥控器、芯片等)制造工厂,物料体积相对小、重量相对轻,物流量也大,那么可能适合采用连续输送方式;如果有存储要求,尤其是当其存储时间相对短暂,可能适合使用箱式立体库(至于采用堆垛机式还是多穿模式,要根据相关参数甚至投资成本来决定),一般情况下不适宜使用托盘式立体库,以避免折腾(托盘拆码垛作业)。

综上所述,如果物流装备企业忽略了制造企业物料流动的本质要求,智能仓储系统建成的那天就是失败的开始,既害了客户,更把自己拖入到一个“坑”里。

从解决功能性要求转为解决系统性要求

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汽车放到一间屋子里,从最好的汽车里挑选最好的零件,最后将这些来自不同车型和品牌的零部件组装成一部车,能因此而组装出世界上最好的车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结果往往不取决于任何单一零件独立工作的优劣,而是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系统的表现。

今天的智能物流体系中的各类物流设备同样有类似的匹配要求(互联互通以及协同提升),其实就是组成物流设备“生存与运作”的生态圈。那么如何匹配这些要求?用什么纽带来维系呢?这的确值得物流设备企业深入思考。

在做智能工厂项目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物流设备供应商,发现他们很少关注客户流程,只想了解客户需要什么设备。而不同的物流设备供应商有不同的核心能力与产品,如果一家企业只想卖设备,就容易遭受价格战——因为你强调的是满足客户的功能性要求,而不是解决系统性问题,你无法帮助客户优化整个流程。对于物流设备供应商来说,要进入制造业物流领域,关键在于分析客户的价值链需求——到底其要解决什么问题,并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一个智能工厂的规划和建设应遵循以下四下步骤:

第一,考虑的不应该是采用多好、多现代化的设备,而是确定该工厂的战略定位,涉及到行业发展态势、产品流转要求、生产制造的智能化程度、关键工序的智能化要求、关键物料/产品的智能化物流运作要求等。

第二是概念设计,涉及到物流部分有物料的包装方式、流量、使用节拍、配送速率、配送频率、存储要求、工位配送模式、工位取拿和使用模式(机器人还是人工)、工位器具、空容器管理等,从而梳理出物流技术原理和相关特征参数,初步定义物流技术与物流设备应用。这部分工作一般都是由咨询公司来定义(绝对不是建筑设计院),仓储物流设备供应商难以介入。

第三是初步布局,形成智能物流系统构建(可能涉及到建筑功能区域定义、产品产线的P-Q分析、智能制造的产线布局和设施需求分析、物流流线和关联设施、生产和物流运作、信息机制和触控模式等多个方面)。系统解决方案出来后,一般会由甲方或者咨询公司召集物流设备供应商来了解该方案,并结合各自的主打设备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个性化的对应方案,然后才是供应商参加技术投标和商务投标。

第四是确定物流管理和运作流程,以及物流信息系统选择。由于智能物流需要各类参数,比如物料BOM、供应商参数、到货提前期、包装参数、运输效率和频率、检验和放行时间、库存比例、工位配送节拍和方式、人机使用界面、物料总装模式、成品打包模式等,这些参数将决定流程的有效性和物流设施的有效性与兼容性,同时物流数字化也将成为可能。

但现实中,不少制造企业发现花巨资购买的物流系统没有真正发挥其价值。

要深入了解智能制造物流的逻辑和作业场景需求

不容置疑的是,制造业物流难做,不仅因为涉及到供应商、生产计划、工位物流配送等多个方面,具有严格严密的逻辑关系(既有横向的关系,也有纵向的关系),需要整个流程实现互联互通,更需要实现从产品标准设计,到生产计划——物流计划排布,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差异管理,还有过程中变数的预警和应急物流。而且制造企业的物料配送与搬运都有明确的节拍,这个节拍是由作业计划和物流计划共同协同而来的,即使是制造业的一些人也未必能够说清楚(实际上很多企业并没有详细的物流计划),更不用说能够单纯地依靠同质化的物流设备解决问题了。但是,物流设备供应商往往不了解制造业工艺与流程,容易误以为制造业物流系统项目“与其他物流项目一样提供设备即可”,实际上很可能一不小心成了“专业的外行”!

近年来,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快速发展,技术创新突飞猛进。然而大部分制造业客户并不认为仅仅在AGV功能上、立体库的技术实现上、输送模式的技术实现上等方面有了改进提升,就代表了物流装备的技术创新。在他们眼中,物流系统方案应真实地解决客户的痛点问题,只有合理有效的物流方案应用才是最好的技术创新方向。





鹰智物流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文整理发布于互联网,并不代表“鹰智物流网”(http://www.yingzhi56.com/)观点,如有疑问,请联系鹰智物流网删除,更多有关发货技巧知识、骗术揭秘、物流信息资讯等,欢迎搜索关注“鹰智物流网”(yingzhi5656)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咨400-039-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