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
  • ios版App
  • Android版APP
分站: 潍坊 淄博 青岛 济南 临沂 杭州 金华 无锡 南京 武汉 上海 广州 长沙 成都 南昌 合肥 天津 西安 芜湖 苏州 北京 郑州 石家庄 厦门 哈尔滨 长春

由“非典”看“新冠”,物流行业已然成为抗疫保供的中坚力量

2020年的春节尚未到来,新型冠状病毒却猝不及防地搅乱了节日欢乐的氛围。从1月20号开始恐慌迅速蔓延,1月23日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各省市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疫情,一时间,大街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圈被各种关于冠状病毒的链接刷屏、新闻不断播报着最新疫情;小区陆续封闭管理,一切仿佛瞬间回到了17年前的非典。

 

“非典”对物流业的影响

 

回顾17年前的“非典”,这场病毒对公共服务等许多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当时方兴未艾的物流业。据2003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所做的调查《关于非典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初探》表明,非典对物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物流数量减少。2003年4月,全国公路完成货运量8.76亿吨,比上月的8.93亿吨和上年同期的8.96亿吨均出现下降苗头。由于公路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75%的比重,因此,公路货运量的升降,可以看作是物流活动的“晴雨表”。

 

二是流体结构的变化。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破了原有流体结构,医疗用品、保洁用品、健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物流量超常规增加,而其他物资特别是生产资料物流后延,导致社会库存下降,带动有关商品价格小幅上扬。

 

三是物流速度变缓。由于各地实行“自保”政策,货运车辆特别是公路货运严重受阻,物流速度大为降低。以大连中海北方物流有限公司为例,平均每台长途运输车辆每次耽误时间6小时。从2003年4月20日至5月8日总发车283车次,共耽误正常运送时间1698小时,每天因此减少4车次业务量。

 

四是物流成本升高。由于速度慢,在途时间长,空驶率增加等原因,再加上地方封锁和乱收费抬头,促使物流成本迅速攀升。往年,春运之后的物流价格,四月份走低,五六月份达到最低谷。非典事件导致整个运输价格居高不下。如广州至上海的一辆5吨车,2002年5月份大约2500-3000元/辆,2003年同期却要4000-4500元/辆。运输成本一般占物流总成本的60%左右,决定着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成本升高的压力,使物流企业难以承受。

 

所思一:调查显示,从总体上来看,非典对物流业的负面影响大于第一、第二产业,但小于同属第三产业的旅游、餐饮和零售服务业;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长远影响会大于眼前。就物流各个环节来看,运输首当其冲,对货运的影响小于客运,公路运输在短期内受到的冲击最大;对物流的其他环节如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的影响相对滞后。当然也有积极因素,非典对配送的影响既有受阻变缓的一面,也有需求增加的一面;如物流信息和电子商务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正面影响大于负面。

 

“非典”带来物流快递业洗牌

 

17年前的那场非典使物快递领域也发生了很多变革,尤其是加在广州、香港两个“非典”重灾区之间的深圳,这场病毒几乎把这个城市的产业特别是快递业重新洗了牌。

 

2003年初,深圳产业发展在特区成立的23年里探到了最深的底部。动荡中,谁也没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门槛不高的行业却在非典中突围并如同物种演化般壮大起来。受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国内电子商务在2003年初一直处在观望和犹豫当中。病毒疫情造成的隔离环境,使得电视电话购物、网络购物成为兴起的“刚需”,电子商务的优势终于得以彰显,快递快运业正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获得了新的生存和发展机遇。

 

不同于全球快递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国快递业特别是民营快递快运业起步很晚。然而,“非典”的爆发却给苦苦求生的民营快递带来了意外的契机。“非典”时期,国内旅游、餐饮、零售业等遭遇重创,却触发了网络购物的兴起。为了生存和激发员工斗志,德邦提出了“别人停工,德邦人不停工”的口号。承揽了许多写字楼、家属院、商场等收货送货的业务,给原已萎缩的业务带来爆发式增长。

 

身处“非典”重灾区的顺丰也迎来了业务量的猛增。王卫瞄准因非典而陷入低谷的中国航空,冒险抵押了9次家产,与扬子江快运航空签订了5架737全货机的包机协议,往返于广州、上海、杭州的3个集散中心之间,第一个将快递行业带上天空。通过租用飞机,顺丰实现了全天候、全年365天无节假日派送。凭借革命性的服务改造,2003年之后,顺丰的货量以每年50%左右迅速增长。迅速增长的货量形成的规模优势,抵消了包机增加的成本。这种良性循环,又进一步巩固了顺丰在速度方面的优势。

 

2003年“非典”疫情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拉动快递业发展的同时也倒逼快递快运业实现内部管理和运作模式的转型。而此时占到电商业务半壁江山的快递对电商也开始形成“反噬”,一些快递企业甚至开始启动“去电商化”,来推动自身转型发展。为了维持电商与快递业务的平衡,德邦快递将销售模式转为直营模式,吸引不少电商行业的支持与加盟。这一时期,除EMS外,国内快递快运行业几乎均以“加盟制”获得市场的开拓。之后,顺丰收回网点直营,其余企业则以“中心直营+网点加盟”的改良方式运营。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判定企业如何能活长久的还是服务质量。当然,在后来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两种模式均能够服务好用户。

 

所思二:不同于欧美快递业因用户产业的转型(如制造中心迁徙等)而带来的转型,中国快递业的转型有很强的偶然成分,几乎没有复制与参考的可能。“非典”之后的2009年9月,《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颁布,快递快运业进入了新的的比拼阶段。随着物流、快递等企业的上市使得整个产业有了充足的资本支持。中国快递快运行业终于有了复制国际同行企业的底气。UPS、FedEx、DHL、雅玛多等老牌物流快递也开始了与中国同行的技术并购和研发投资,掀起了整个快递行业的精进与蜕变。由此,短短十几年,一个低门槛、低技术的产业就这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型与转变。

 

如今已成抗疫保供的中坚力量

 

对比17年前的“非典”,“新冠疫情”对中国物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期间的物流企业都有哪些行动呢?相比2003年,现在中国物流的社会化程度已非常成熟,并已产生了菜鸟、京东物流、顺丰、三通一达、苏宁物流、德邦、日日顺等物流实力较强的社会化企业或平台。事实上,疫情发生后,为了跑通救援生命线,以中国邮政、顺丰、苏宁物流等为代表的物流企业极速响应推出了各种针对性举措,克服一切难题展开与时间的赛跑,保障了抗疫物资和生活用品在第一时间抵达最需要的地方。

 

依托全国物流体系,苏宁物流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为湖北地区免费运输捐赠救助物资,另一方面加强司机安全防护培训,保障全国大后方的物资供给。与此同时,苏宁物流同步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中调配运力,以满足物资运输需求。截至2月15日,苏宁物流“绿色通道”,已累计服务超过100个机构和组织,行驶里程数超过12万公里,向湖北地区输送550吨救助物资。超过12000名物流仓储快递人员、5800多辆运输车辆坚持工作,同时全国超过10000名服务工程师在岗保障家庭家电使用,总计超过30000名一线物流和服务人员坚守岗位。

 

作为国内物流民企的领军者,顺丰在此次抗疫保供中的作用也异常明显。由于湖北各地已实施交通管制,陆路运输存在着诸多不便,这时航空运输就体现出了很大的优势。顺丰早在2009年就组建了自己的航空公司,目前顺丰有接近60架飞机用于运输。此次顺丰先后临时增开多个流向的货运航班,着力保障防疫物资的运输,并将飞机由载量较小的B757-200替换为B767-300,航线运载能力提升1倍。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月13日,顺丰航空累计执行航班76个,运输防疫物资1638吨。顺丰全网合计运输5520万件包裹至湖北,彰显了民企物流在战“疫”中的保障作用。

 

而中国邮政作为行业“国家队”,在开通绿色通道义务为武汉地区提供防疫救援物资寄递服务之后,为进一步缓解武汉地区的物资紧缺问题,也开通防疫物资邮航专机。自绿色通道开通至1月31日,中国邮政防疫物资寄递专机已累计飞行五架次,将共计约50多吨的防疫医疗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从广州、上海、北京运抵武汉,全力保障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将防疫物资安全运抵武汉前线。

 

所思三:在本次疫情中,成熟的物流运作机制在应急物资供给与调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政府、企业、消费者对物流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这为物流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事实证明,面对新冠疫情的来袭,在速度和责任的感召下,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抗疫保供的中坚力量,而众物流企业在此次紧急备战下所极速做出的响应、精准推出的举措及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也从侧面凸显出了企业“非战时”状态下的能力水准。由“非典”到“新冠”,短短的十几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物流业的巨变。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快递观察家